主页 > imtoken官网网址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12月1日起施行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12月1日起施行

imtoken官网网址 2023-02-15 05:23:34

将重点保护物流信息、贷款信息等。

惠州市街上团伙卖假药材诈骗老人案_浙江时时彩诈骗最新案_usdt诈骗案最新信息

2022年5月,在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团河派出所,反诈民警和劝阻员正在对接到诈骗电话的受害人进行劝阻。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usdt诈骗案最新信息_惠州市街上团伙卖假药材诈骗老人案_浙江时时彩诈骗最新案

8月5日,在北京西站,候车厅内的北京铁路公安正在向旅客推介防诈骗APPusdt诈骗案最新信息,并帮助旅客下载软件。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9月2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举行专题约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丽、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蒋国立、刑法司司长张义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就该法的要点,以及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多部门联手处罚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关注1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双重保护个人信息,防止二次泄露

张以建介绍,个人信息泄露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牵线搭桥”的便利,特别是在投资理财杀猪、冒充领导、快递物流等诈骗案件中,精准定位的欺诈目标已经实现。 骗局。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双重努力。 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要从上游阻断实施电信诈骗的信息源头,防止个人信息二次泄露。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相衔接,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必须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 特别是物流信息、贷款信息、交易信息、撮合信息等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密切相关的信息,必须予以保护。 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电信和网络诈骗案件时,必须“一案双查”,对犯罪使用的个人信息进行核查追溯,追究提供、泄露个人信息者的法律责任。根据法律。

明确禁止出售和提供个人信息,为实施电信和网络诈骗提供支持和帮助,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法律在反欺诈工作中强调了个人信息的保护。 为保障反诈骗工作,本法对相关信息的实名制、收集和使用等依法进行了规定,并提出了加强信息保护的问题。 对此,本法规定,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对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过程中知悉的个人信息应当保密,在履行反电信网络诈骗职责中获取的有关信息不得使用。用于反电信网络欺诈以外的目的。 其他用途。

关注2个跨境电信网络诈骗

刑满释放人员出境可酌情限制

张义建介绍,目前,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占比较高,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是打击的重点和难点。 《反电信和网络诈骗法》对跨境犯罪治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管辖方面,规定中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境外组织和个人在境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境内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产品、服务等协助的,反-电信网络应适用。 欺诈法规定。

同时,《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了退出限制。 对前往诈骗严重地区usdt诈骗案最新信息,涉嫌在出境活动中涉嫌重大诈骗,或者因电信、网络诈骗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可以根据情况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本次监管是根据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跨境实施的突出特点和治理需要进行的针对性监管。” 张翼健表示,法律规定的条件明确,实践中要注意精准适用。 依据确定的标准和程序,根据具体情况对涉嫌重大舞弊活动作出判断和决定。 同时,对于有前科、需要防止再次犯罪的,也需要确定是否限制出境。 总之,有力而精准的打击。

此外,为加强国际执法和司法合作,规定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提高在情报交流、侦查取证、侦查逮捕、追赃等方面的合作效率。电信网络诈骗。

重点抓好3个宣传教育和预警劝阻

加强对老年人等重点弱势群体的宣传教育

王爱丽说,有针对性、精准化的宣传教育和预防预警,是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取得的重要实践经验。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相关制度,营造了“全民反诈骗”的浓厚氛围。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宣传教育责任。 要普及相关法律和知识,提高公众反诈骗意识和识别诈骗的能力。 请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加强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弱势群体的宣传教育,将反诈骗宣传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法律还规定了行业企业的反欺诈宣传责任,及时提醒用户注意该领域新的欺诈手段,警示经营过程中非法交易“双卡”的法律责任。 要求有关新闻单位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

此外,《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还对举报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进行了奖励和保障。 规定社会单位和个人也应当加强内部防范,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提供预警和劝阻措施。 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企业建立预警劝阻制度,对发现的潜在受害人及时采取相应的劝阻措施。

关注点4 多部门合力惩戒

明确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职责

从实践看,打击电子诈骗需要凝聚各部门职责,形成多部门合力,才能高效惩治犯罪,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张义建介绍,与传统诈骗相比,电信网络诈骗利用技术手段,钻管理漏洞,呈现出组织化、链条化、精准化的特点,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协同作案。 所以,单打独斗,独立作战是不行的。 要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域协作,形成攻坚合力。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监管机构的责任、政法部门的处罚责任、企业的防范责任、公民的防范意识等进行了全面规定。

强化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是建立健全反电信网络诈骗责任体系的重要内容。 该法规定,国务院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协调打击治理工作。 地方政府要负起属地责任,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行综合治理。

规定公安机关牵头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法及时立案。 为预防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政府部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协调联动机制。 要求金融、电信、互联网等部门对有关企业执行本法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规定了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

■ 亮点

立足源头治理,综合治理重在前端预防

在王爱丽看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亮点或特点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小切,小快。 本法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实践需要,对关键环节和主要制度作出规定。 文章不多,但每篇都力求精准有效。

法律强调预防和全面性。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足源头管控、综合治理,注重前端预防,变“未雨绸缪”为“未雨绸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法治国家中国。

该法还具有“全链条、重点管理”的特点。 王爱丽介绍,该法从人员链、信息链、技术链、资金链等进行全链条治理,从前端宣传预防、中端监测处置等方面进行全流程治理。 ,以及后端惩罚。 对诈骗分子进行了责任追究,制定了有效的防范和惩戒措施,严厉打击各种黑灰色的诈骗活动。

此外,法律协调发展与安全。 电信和网络诈骗者想利用金融、电信和互联网服务进行诈骗活动。 如何准确有效地识别诈骗活动,防止其对企业和公民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是立法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在制度设计上,法律始终注重措施的有力和精准,同时规定了必要的申诉救济措施。

■跟进

公安部:正在研究制定骗取资金处置条例 明确资金处置程序和措施

近年来,公安机关始终保持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态势。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蒋国立介绍,随着打击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电信和网络诈骗犯罪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例如,欺诈手段的迭代变化正在加速,攻防对抗不断加剧和升级。 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与诈骗团伙斗智斗勇,不断研究调整防范措施,确保他们始终保持主动。

关于加强追赃工作,及时返还被害人合法财产,姜国立透露,公安部正在研究制定涉案资金处置办法出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进一步明确诈骗资金处置流程和措施,确保相关工作顺利进行。 依法高效开展。

刷返利投资诈骗案件多发

蒋国立介绍,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成为主流犯罪,成为重要挑战。为公安机关。

同时,诈骗团伙紧跟社会热点,随时变换诈骗手段和“说话技巧”,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群众容易上当受骗。 诈骗团伙根据非法获取的精准个人信息,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诈骗脚本,实施精准诈骗。 公安机关共破获50余种诈骗方式,其中网络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诉人等5种主要诈骗方式。 去年以来,通过刷单、返利等方式骗取群众信任,再转移至虚假投资平台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

蒋国立介绍,诈骗团伙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AI智能、GOIP、远程控制、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升级作案工具,在通信手段上不断与公安机关作对。网络、转移和洗钱。 加剧升级。 从通信网络渠道来看,利用虚假APP实施诈骗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60%,大量二次拨号、VPN、云语音通话、国外运营商电话卡、短信平台,并且通信线路已被用来进行欺诈。 从资金渠道看,传统三方支付和公众账户洗钱比例下降,大量跑分平台和数字货币被用于洗钱,尤其是使用泰达币(USDT)是最有害的。

“诈骗集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呈现出多业态支撑、产业化布局、集团化运作、精细化分工、跨界布局的特点。” 蒋国立介绍,诈骗集团组织的头目和骨干经常潜伏在国外,打着高薪招人的幌子,诱骗、招募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到国外从事诈骗活动。 该团伙头目利用境外聊天软件,指使境内人员从事APP制作开发、引流推广、买卖信息、转账洗钱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2021年骗取应急款3291亿元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提出,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要加强追赃力度,完善资金处置制度,及时返还被害人的合法财产。

对此,蒋国立介绍,全国公安机关一直把追赃作为反诈骗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公安机关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采取一系列工作措施,坚决追回退回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的被骗资金。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首先,建立快速止付机制,不断优化升级平台系统,尽可能止付,及时冻结受害人被骗资金。 2021年累计紧急停缴被骗资金3291亿元,保护150万支付受害人不被骗。

二是建立涉诈骗银行账户风险监测和拦截机制。 公安部、人民银行指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建立大数据风控模型,对涉及电信和网络诈骗的风险账户开展资金实时拦截。 冻结资金账户102万个,资金148亿元。

此外,公安部会同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处理新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的若干规定》及实施细则。 对归属清晰、符合返还条件的涉案冻结资金,将依法及时返还被骗群众。

姜国立介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诈骗分子利用三方支付、四方支付、跑分平台、数字货币、贸易对冲等多种手段,不断变换转移洗钱方式。 这给公安机关的追赃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这项工作还面临不少挑战。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为公安机关打击诈骗资金提供了法律支持。 目前,公安部正在按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要求,研究制定诈骗资金处置规定,进一步明确诈骗资金处置流程和措施。确保相关工作依法高效开展。

“下一步,公安部将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完善依法依规,完善风险监测机制,提高预警拦截能力,进一步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回流力度,切实保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江国立说。